首页 鄂尔多斯市 正文

谷雨“牵手”中文日 汉字何以与节气相遇?

如果不从根本上用力,只是悬想,又有何益?[54] 因为性正则情自然正,性不正则情自然不正。

因为它是从主体意识的意义上说性,不是从其本身的直接意义上说性,也就是从主体方面确立性的本体地位,故为状性之体段。然未发为中而实以藏已发之和,已发为和而即以显未发之中,此阴阳所以互藏其宅而相生不已也。

谷雨“牵手”中文日 汉字何以与节气相遇?

其实,寂不可以时言,时有动静,寂则无分于动静[47]。就心而言,固有未发已发之分,但那只是心理过程,由于性情皆不离心,故从未发上说性,已发上说情。未发之中只是言其本体,已发之和只是言其作用,决不可以未发已发为发动之发。浑然一理之性,是客观地说,或从本体方面说。与这对范畴直接联系的还有动静、中和、体用等等。

这里所谓未发、已发,有先天后天的意思,也有潜在和实在的意义。喜怒哀乐本来指人的情感活动。[63]《学言下》,《刘子全书》卷十二。

[51]《语录》,《象山全集》卷三十五。终日穿衣,不曾挂着一丝布。只性为本,情是性之动处,情又几时恶?‘故者以利为本,只是顺利处为性,若情则须是正也。[62]《读易图说》,《刘子全书》卷二。

[17] 因物而迁者,既是性,也是情,性情并非两事,没有严格界限。周敦颐虽然有性为本体的思想,却没有明确提出性情体用之分。

谷雨“牵手”中文日 汉字何以与节气相遇?

何晏的有性无情说,就是圣人忘情,最下不及情[8]。[22] 引自《李觏集·与胡先生书》。内有其情,外必有其物矣。首先,他提出性情相需、情物相需的命题,把性、情、物结合起来,阐明了主客体统一的思想。

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虽有抽象和具体,普遍和特殊,形上与形下之别,但不是性情关系。性以发情,情以充性,始以肇终,终以集始,体以致用,用以备体。其次,他提出效动的观点,阐明了静以动为功,性以情为效的性情统一思想。[18] 说明感物而动者既是情,又是性。

[13] 性之所以成为善,因为它来源于绝对的宇宙法则,因而也是人的道德法则。妄情灭息,本性清明,周流六虚,所以谓之能复其性也[14]。

谷雨“牵手”中文日 汉字何以与节气相遇?

黄宗羲重新颠倒了这种关系,从现实的感性的人出发,以此说明人的本质和价值,从范畴学讲,这是从感性存在出发,说明其道德理性。[29] 所谓两忘,就是不必计较区分性情内外之别,顺其性情之自然,这样就不以应物为累了。

澄问:‘恻隐、羞恶、辞让、是非,是性之表德邪?曰:‘仁义礼智也是表德。但他指出,情炽而荡,便能破坏其本性,甚者能梏其性而亡之,这叫情其性,即完全丧失理性。[59] 所谓真诚恻怛之心,正是人的道德本能、心理情感,如孟子所谓恻隐之心。王阳明把这些本能或情感提升为心本体,说成当下具足、不须假借的天然自有之中,实际上正是以情为性、性情不分。良知是自觉的道德理性,也就是完全的自觉。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,自然明觉发现处,只是一个真诚恻怛,便是它本体。

故外有物,内可有其情矣。二是性无所谓善恶,更不是性善而情恶。

[16]《答李诩第二书》,《欧阳文忠全集》卷四十七。[55] 这说明,王阳明比朱熹更加强调心、性、情的统一。

性情相需者也,始终相成者也,体用相涵者也。总之,性情范畴是理学人性论的重要内容。

情则是感性的、经验的,人人可以感知到的。刘宗周的性情合一说,虽来自王阳明,却又不同于王阳明。朱熹对情的分析,已涉及这些内容。要使喜怒中节,还要在发用之情上用功。

[66] 这里,情被规定为人的心理情感,虽是道德情感,却不是来源于道德本体,而是人心本来所具有的,性则是根源于情而后起之名。若恻隐、羞恶、恭敬、是非之先,另有源头为仁义礼智,则当云心根于仁义礼智矣。

由于它片面向情感方面发展,因而限制了理论思维的发展。[67]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,《读四书大全说》卷八。

因此,首先要体察性本体,要识得头脑处。陆九渊是性情合一论者,他所谓情性、心才,都只是一般物事,只是言偶不同耳[50],足以说明,他是主张性情合一的。

事实上,宋明儒的性情论,正是孟子以来传统理论思维方式的完成,同时却走向另一个极端。情之所发必须合于道德理性,必须受其支配,这是张载和其他理学家的共同主张,表现了道德理性主义的特征。形既生矣,外物触其形而动于中矣,其中动而七情出焉,曰喜怒哀乐爱恶欲。也就是说,人性必然具有个性特征。

从范畴学的角度看,理学基本上是情感型的道德哲学,而不是理智型的分析哲学。它重视情感意志等主体意识的自我体验,而不重视认知理性的独立发展。

人之性因物则迁,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。在这个问题上,黄宗羲比刘宗周更彻底地坚持性情不分,以情为性的观点。

[23]《宋元学案·安定学案》。韩愈曾作《原性》篇,对性、情及二者的关系,进行了初步的解释。

非特殊说明,本文由无以复加网原创或收集发布。

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:http://bbub3.scrbblr.org/c4y57/4.html

相关文章

友情链接: